思科快讯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四:干涉主义,酿成深重人道灾难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05-10 我要评论

冷战结束以来的不同阶段, 美国 以种族清洗对南联盟实施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以“保护的责任”为理由强行对他国政治与社会进行改造、以反恐之名对别国发起系列战争、以民

冷战结束以来的不同阶段,美国以种族清洗对南联盟实施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以“保护的责任”为理由强行对他国政治与社会进行改造、以反恐之名对别国发起系列战争、以民主与人权为借口野蛮干涉他国内政。美国这种干涉主义实践带来了诸多人间悲剧,时时提醒人们要对其高度警惕。

首先,美国的干涉主义行动导致一国国内与区域秩序的混乱,带来普通民众的大量死亡与逃离,造成了数不清的人间悲剧和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上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南联盟的干涉直接激化了该国的民族矛盾和相互之间的仇杀,波黑战争与科索沃战争导致近30万人死亡,近300万人沦为难民,最终南联盟被肢解成羸弱国家。美国掀起的从2001年10月持续至今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使该区域深陷混乱之中,并直接导致1100万人沦为难民和3万多无辜平民死亡。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高强度军事卷入的叙利亚战争,不仅使得伊斯兰国等恐怖主义势力泛滥、中东局势更加冲突动荡,更带来20余万平民死亡和远超过500万人远离家园成为难民的悲剧。美国所有这些以冠冕堂皇的虚假理由采取的对外干涉行动,无一不是以相关国家和地区更严重的人道灾难而告终。

其次,美国干涉主义行动导致的持续战乱或混乱,引发持续不断的难民潮,他们大规模涌向混乱国家以外的区域,招致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外溢。在逃难落脚地选择方面,中东北非难民大多涌向欧洲,而拉美难民则通常涌向美国。他们在逃难过程中备受饥饿、骨肉分离的痛苦折磨。相当数量难民更是被目的国所拒绝或者被置于拘押隔离场所,毫无人身自由可言。

而那些进入目的国的难民则不得不普遍遭受当地居民的歧视、排挤和打击,当地社会秩序通常深陷极端混乱。欧洲接受难民人数最多的德国对此有切肤之痛。有20多万难民滞留的德国,经济社会状况受到严重冲击,德国民众更是强烈表达对政府处理难民问题的质疑,丹麦、瑞典等国则爆发出与难民的直接冲突。美国对外干涉带来的难民危机,已经实质性地冲击区域稳定,以往一向强调人权的较繁荣发达国家本身,已因难民危机而备受藐视难民人权的指责,其以往稳定的国内秩序更是因难民涌入而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殆状态。

第三,美国持续对外干涉主义行动已致使其自身深陷人道灾难泥潭而难以自拔。在过去20年中,美国采用战争方式的对外干涉总花费已达6万亿美元,而其采用秘密手段对外搞所谓“颜色革命”等破坏活动的花费同样高昂。美国能够以如此巨额资金用于对外干涉和制造人道灾难,却鲜少考虑花钱改善国内种族关系和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更是难以改进对国内民众医保、就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人权的措施。

对外干涉制造世界各地人道灾难的美国,当下恰恰处于人道灾难危机之中。痴迷于对外干涉而懒于完善自身治理的美国政治精英,现在已发现美国身处高度的政治对立、阶层对立、族裔对立等全方位危机状态。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58.6万人、弗洛伊德被“跪杀”等骇人事件的出现和频发都无不表明,美国对外干涉的最终结局是反噬自身。美国已经成为全球人道主义灾难的典型。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反讽。

总之,美国对外干涉主义行为损人害己,带来的是更多人道主义灾难和侵犯人权悲剧。美国可能醒不过来,依然故我对他国事务进行干涉,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确保国际秩序持久稳定,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干涉主义。(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相关阅读: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一:殖民主义,印第安人惨遭屠戮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二:种族主义,少数族裔饱受欺凌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三:输出动乱,若干国家生灵涂炭

点击阅读外文版本:

法文俄文 韩文 阿文 德文 葡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美国印钞6万亿的代价来了:CPI大涨5%,通胀指数连续2个月超预期

    美国印钞6万亿的代价来了:CPI大涨5%,通胀指数连续

  • 世界银行:美国应释放多余的新冠疫苗

    世界银行:美国应释放多余的新冠疫苗

  • 新华评论 | 面对斑斑劣迹 看人权“教师爷”如何狡辩

    新华评论 | 面对斑斑劣迹 看人权“教师爷”如何狡

  • 海外网评:冒名联合国抹黑新疆,西方人权闹剧刷新下限

    海外网评:冒名联合国抹黑新疆,西方人权闹剧刷新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