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经验

精耕细作优势领域 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访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01-14 我要评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把河南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中去考量?经济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把河南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中去考量?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河南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

  王国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河南正处在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在今年经济工作中,我们将突出抓好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突出“稳”字,持续完善“六稳”“六保”举措,着力稳住经济增长、稳住基本民生、稳住社会大局;扭住“进”字,以更大力度锻长板补短板、通堵点接断点、增动能强势能,拓展进的领域、提升进的层次、巩固进的态势,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强化统筹兼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保持高度警醒,毫不放松地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死守、精准施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发展,协同提升创新链和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第三,突出项目带动。工作落地,要靠项目来支撑。河南今年将继续实施补短板“982”工程,在九大领域遴选实施8000个左右、年度总投资2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同时积极谋划前瞻性项目、招引突破性项目,形成压茬推进、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河南肩负着粮食安全的重任,将如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王国生:河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我们把粮食生产牢牢抓在手上,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在保护耕地上没有任何退路,必须严防死守。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启动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今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750万亩,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0万亩左右。

  着力提升品质品牌。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进“三链同构”,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更多“豫农名片”,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

  切实强化科技支撑。制定了《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2035)》《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项目,推动建设国家级小麦种质资源库,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记者:河南作为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省份之一,“十四五”期间,将如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创新?

  王国生: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5%,是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结合点;同时,层次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突出,环境容量逼近上限,高能级产业集群偏少。

  我们要谋划实施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性、抓手性的战略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把优化产业链和提升创新链协同起来。大力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着力夯实创新根基,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做强创新“引擎”,抢抓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布局建设的机遇,实施好创新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做大创新“主体”,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做优创新“生态”,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

  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以全面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

  把持续锻长板和加快补短板统筹起来。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产业加快跃向万亿级,一批千亿级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实施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着力打造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把做强制造业和壮大服务业融合起来。加快提升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

  记者:河南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有哪些优势,要采取哪些举措?

  王国生:当前,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内需体系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农业农村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这些正在加速转化的优势都是河南融入“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河南要主动融入,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注重搞活流通优环境。把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战略任务,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行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二是注重挖掘潜力扩内需。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适应需求迭代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趋向,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三是注重项目带动抓投资。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加大优结构、惠民生、增后劲投资力度,锚定“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四是注重扩大开放提水平。实施高能级开放平台提质行动,提升“四路协同”“五区联动”水平,深化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健全功能性口岸体系,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五是注重龙头牵引优布局。坚持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加快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和洛阳副中心城市“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功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信托资金从房地产领域“搬家”

    信托资金从房地产领域“搬家”

  • 2021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2021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

  • 商务部:中美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

    商务部:中美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

  • 2021年5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2021年5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