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快讯

冬奥设计中的中国自信:更科技,更绿色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2-01-31 我要评论

作 者丨梁信 编 辑丨林虹 图 源丨图虫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一条长长的时间轴,上面记录着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即将开幕这七年中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现在,我

  作 者丨梁信

  编 辑丨林虹

  图 源丨图虫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一条长长的时间轴,上面记录着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即将开幕这七年中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现在,我们离冬奥会正式开幕只有6天时间,各项工作正加快进入收尾阶段。

  北京即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都举办过的“双奥之城”。作为“过来人”,其自然更明白奥运会本身并不止是一场体育界的盛会——它还是一场吸引全球目光、迎接四海宾客的国际文化盛事。

  会徽:投稿倍增,专业者甚众

  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一年之后的同一天,北京冬奥组委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最终,在2017年12月15日,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水立方正式发布。

  左:冬梦 右:飞跃,图/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事实上,长达一年半的会徽征集和评审过程十分紧凑而严谨。据官方数据统计,会徽设计征集工作前后历时4个月,共收到设计方案4506件,数量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征集时投稿量的2.2倍。而前来投稿的创作者中,年龄上至85岁下至7岁,跨度较大;身份上有业余的创作者(如:小学生、国企员工),也有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的师生,还有多位残疾人设计者,参与度较广。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专业设计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设计方案达到3198件,占总数的71%。

  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是本次会徽征集的评委会主席,他指出,“数量多、来源广、专业性强”是本届会徽设计方案征集的三大特点。蒋效愚表示,在2008年奥运会会徽征集时,由于市民对祖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十分热情,因此应征的有很多是业余创作者的作品;但到了本届冬奥会,则专业人士投稿量更大。出现这样的变化,除了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的精心宣传和筹备之外,更反映出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出现,“特别是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洗礼,设计师普遍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的来源,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简单的几笔挥毫之间,既像动作流畅而活力的滑雪运动员,又像是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融汇了东方的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而残奥会会徽“飞跃”同样巧妙地化用了汉字“飞”字的笔画,形象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再现了一个奋勇争先的运动员形象。两个会徽的主图案下方都有着“BEIJING 2022”的印鉴,字体上吸收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色,再经过细致的笔画调整,以铁画银钩呼应上方的汉字书法,让整体看起来简洁明快、和谐统一。

  吉祥物:草图上万,内存超百G

  吉祥物作为最能展示当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文化风貌的载体,其设计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而吉祥物后续往往会被开发为各种奥运周边,作为当中出现最频繁的元素,其形象是否可爱讨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奥运纪念品是否畅销。

  在会徽征集告一段落之后,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也正式启动。据统计,整个吉祥物征集活动历时84天,共收到境内外国家和地区投稿的设计方案5816件。与会徽设计征集类似,吉祥物设计者的年龄跨度也很大。其中,全国有超过4.5万所中小学校近15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的吉祥物设计征集活动。蒋效愚认为,参与吉祥物征集投稿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广和普及冬奥知识的过程,总体而言,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投稿作品数量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提升。

  左:冰墩墩 右:雪容融,图/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有趣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冬奥会吉祥物形象“冰墩墩”其实并非一下子就能敲定下来的。在吉祥物的评审过程中,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创意作品“冰糖葫芦”入围了前十,但随后被要求深化修改。由此,广美设计团队迎来了长达7个月的漫长琢磨和修改,草图画了上万张,文件累计超过100G。经过漫长的摸索,最终,一只被富有超能量冰晶外壳包裹的熊猫形象“横空出世”:冰晶元素呼应着冬奥会的特点,而作为中国国宝的熊猫有着圆滚滚的脑袋,头上还戴着一顶冰雪运动头盔,左手掌心还有一个心形图案,释放出了主办国的友好善意以及对来自世界各国友人的热烈欢迎。

  相较之下,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团队设计的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则顺利得多。吉祥物从一开始就确定好了基本的创意方向,随后经历了多次反复的修改,终于“磨”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充满了温情和包容的“雪容融”——设计灵感来源于灯笼,脸上的一抹白色代表了“瑞雪兆丰年”的美好祈愿,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对于一南一北两个创意团队最终做出的吉祥物设计,蒋效愚表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组合,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也是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赠送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结晶。”

  制服、火炬:融汇古今,走出国门

  除了上述独创性较高的中国设计之外,其实在本届冬奥会的设计中,还出现了许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生出创新巧思的作品,同样令人惊叹不已,过目难忘。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

  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人员制服设计就让许多市民大赞“高质量”,还被称为“运动赛场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本届制服设计的视觉元素整体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以及冬奥会核心图形中的“赛区山形”。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山水位置和颜色变化来区分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普通工作人员的制服主色调为“霞光红”,技术官员的制服为“长城灰”,而志愿者的制服则为“天霁蓝”。除了丰富的色彩和图案之外,这些制服还同时具备了硬核的科技元素:防风拒水、透湿透气,而且还十分柔韧亲肤,方便应对冬奥会举办期间特殊的气候条件需求,可谓是“既能看又能打”。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设计教师、时装设计师卿宴留意到,相比于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的制服设计,特别是在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图形运用上,冬奥会制服显得“更加简洁抽象有力”。她对记者表示:“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但不是完全的照搬照用,在2022年冬奥相关的服装设计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设计师不仅采纳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此基础上还依据当前的审美趋势做了“再设计”,因此从视觉上看起来会更当代,更能贴近市民和网友们的心。

  北京冬奥会的制服外观主创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贺阳教授近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双奥”的设计师,贺阳表示:“2008年时候的设计倾向于把中国传统的符号表达出来,本届则更加讲求体现科技、可持续、绿色环保等概念。”在设计中,相对于使用盘扣、云纹、如意等表面、具象的“中国元素”,本届冬奥会制服做了更多虚实结合和简化处理。她强调,“节用”和“慎术”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在设计制服时,注重穿上制服的人是否美观大方,审慎地决定是否采用特殊工艺,也尽可能减少制作工序上的耗时和人工,以“最少”呈现“最丰富”,这样能更深刻地传达出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精神。

  图 / 火种灯灵感来源于长信宫灯

  图 / 火种台灵感来源于青铜礼器“尊”

  除此之外,从雅典到北京一路的圣火传递中,承载着奥运火种的火种灯最初的创意是来源于“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表达了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设计团队结合了长信宫灯的特点,为火种灯增设了象征着天圆地方的方圆嵌套,兼顾优雅外观的同时也保证了防风的重要功能;而至于冬奥会的火种台,则采用了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的曲线造型,再配上了沉稳的基座,象征“地载万物”的意涵。火种灯与火种台的造型风格之间互相呼应又和谐一致,体现了中国设计反映在现代设计上既坚持历史传承,又保持着锐意创新。

  “设计”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的一大课题,无论大至运动场馆、比赛赛道,还是小到一枚纪念章、一张海报,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也展示出中国的大国风范与日益进步的审美和设计水平。不忘文化传统,紧抓科技创新,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的设计将乘着冬奥会的东风大步跨出国门,让世界共同见证中国在体育、文化、艺术和科技领域的卓越成绩!

  本期编辑 冯展鹏 实习生 詹惠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首都高校多项举措保障冬奥志愿者温馨过年

    首都高校多项举措保障冬奥志愿者温馨过年

  • 新闻8点见丨冬奥公园“雪孩子”雕塑师刘洋:用雕塑连接世界

    新闻8点见丨冬奥公园“雪孩子”雕塑师刘洋:用雕

  • 北京:坚决消除社会面传播风险,坚持冬奥防疫与城市防疫一体推进

    北京:坚决消除社会面传播风险,坚持冬奥防疫与城

  • 冬奥交通保障将加强闭环内人员点对点运输,坚决避免“脱环破环”

    冬奥交通保障将加强闭环内人员点对点运输,坚决避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